《何尊铭文》 另解
题记
博古通今,鉴赏中华古文字的魅力
岐山县姬水书院工作室
何尊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国家一级文物。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或”一词里的“中或”为“中国”一词的前身。
(注: "或"在古代 读 音为yu,是"域"字的前身)
何尊铭文拓片(网络下载)
何尊铭文字解
佳王初遷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佳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 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佳王五祀。” 。
何尊铭文意解
敬爱的成王最初迁居于成周,秉承武王运承天命,在四月丙戊之日,成王昭诰宗室晚辈于京城大厅里说,昔日你们先辈,兢兢业业追随文王,全心全意拥戴文王受之天命,敬爱的武王剪商成功之后,随即廷诰天下,我已经统领中部地域,亲自管理百姓。呜呼,你们唯独还小缺乏认知,要看先辈的榜样,恭卑于天,彻悟天命敬享之,先辈协助先王的恭德可与天比,不要象我一样缺乏机敏,成王训诫于何,赐贝卅朋,用于制作公共祭器,敬爱的成王五年。
何尊铭文生僻字解
佳--美丽,这里当敬爱
复秉---秉承
礼福自天--运承天命,相当于奉天承运
尔考公氏--你们先辈
克--兢兢 逑--追随 肆-- 全心全意 既--已经 则--随即
廷--朝廷 余--我 其--其实、已经
或(yu)-- 古代表示以戈占领的地域,相当疆域、领地之意 ,逐步演化加土为域,加框为国
中或(yu)--中部地域 乂民--百姓
呜呼--感叹词 尔--你 唯---唯独 亡--缺乏 识--认知 视--看
公氏--先辈 有--持 庸--平常、恭卑 有庸于天--(持)恭卑(之心)于天
彻--彻底、通透、彻悟 彻命敬享哉--彻悟天命敬享哉
临--古代同视 临我不敏--是成王对自己谦虚的说辞
咸--全部 诰--训诫 朋--古代货币 彝(yi)-- 古代宗庙祭器
佳王五祀--敬爱的成王五年
后记
为什么对何尊铭文新解?发现以往的解读有两个明显错误:
一、普遍将铭文中的“佳”解读为“唯”。何尊铭文拓片中有“佳”也有“唯”,两次出现“佳王”,一次出现“佳武王”,一次出现“唯小子”,证明古代文字的“佳”不可能是“唯”的代用字。况且把“佳王”解读为“唯王”明显是错误的,佳在古代是美好的修饰词,佳王一词相当于当今的伟大领袖,英明领袖这种赞美,可唯王是啥意思就讲不通了。
二、何尊是一篇关于周成王的记事文字,其文字意义应该贴近那段历史的真实,可铭文解读却普遍把铭文中的“宅兹中或”解读为“宅兹中国”,古文字“或”(读yu)是表达以武器“戈”而占领的领地,随后“或”加土才演化为“域”,“或”加方框演化为“国”,实际意义都是表达“领地”,周成王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国”的概念,“宅兹中或”一词里的“中或”的确为“中国”一词的前身,但当时还不是“国”的概念。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或”的“中或”应该是对一个地域的称呼,而不是单指一个地点,没有古文字依据将“中或”一词解读为‘以洛邑为中心’,当时这个地域应该是周人占领的全部领域,包括当今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中或”是一个关于地理位置的表达词,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中部地域”,与历史上所称呼的“西域”地理位置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