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境界好养生
---肌体与灵魂一起养
丹家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 的养生学,是虚实兼备的养生之道。
道家学说是解释宇宙从无形到有形的完备学说,在道家看来,万事万物从无到有,就是从“太虚相”向“太极相”的转化,“虚无”是万象之根,这个转化规律就谓之“道”。道学“虚”的含义是指无形的物质和精神意识,道学把最纯洁、清净、超凡的心理境界看作“玉虚”境界。
道家养生很讲究“精、气、神、虚、道” 的一体修炼,精是人的有形部分,气、神、虚是人的无形部分,前者为体魄,属物质性,后者为心理,属意识性,体魄与意识的共同修炼就是道家养生所主张的“灵肉双修”。
人是一堆骨肉,骨肉谓之精,让这堆骨肉带有气色,就是炼精化气,让这堆气色充盈的骨肉再带有灵魂,就是炼气化神,灵魂的进一步超脱,就是炼神化虚了,虚,让生命回到了本源,因为肉体可灭,可精神长存,所以道家的养生就是在养灵魂。
在道家看来,虚是精神的最高境界,“精气神的虚化”,也就是现代语境里的“忘我”,只有忘我,也就忘掉了红尘的烦恼,让思想进入美丽的太虚境界了,谓之太虚仙界吧。
道家的“虚无”很等同佛家的“性空”,但在精神的修炼上又截然不同,佛教普度众生,以救难为任,而道教远离尘世,以清高为目标,讲究的是彻底摆脱红尘,道教师祖元始天尊把自己的修炼场所叫做“玉虚宫”,以“虚无”为思想利器,培养出十二大仙,个个法力无穷,所谓法力,其实就是思想利器,看的透,看得远吧。
红尘功利之人,思想都是短视的,功名利禄塞满了头脑,其假相充满着辉煌,真相全是“贪、嗔、痴”。养生若没有“虚化”的心,保健品吃再多是吃不出健康快乐的,所谓“炼神化虚”,就是清除大脑红尘垃圾,所谓“炼虚合道”,就是让奢欲“空”起来,让思想接近规律,符合大道。
宇宙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在无限的长河里也就是个“虚”或“空”而已。道教创造了“虚无”,佛教创造了“性空”,浅层次看古人的思想极其浪漫,甚至有点不靠谱,可仔细回味: 生命虽然不可以延伸,可心理境界却可以无限宽容。
君不见这个被“功利”搅浑了的世界,是否还有一片净土?幸好道家的“虚”和佛家的“空”这一学理,给人类的心灵创建了一块休闲的净土和乐园,好让灵魂有个栖息地。
玉虚境界好养生!
------与终南山某道士交流养生知识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