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洒清墨写春秋
2024-11-26 03:05:20
  • 0
  • 0
  • 2

敢洒清墨写春秋

——读冶林祥《人生路漫漫》

 

从军,从文,从教,从善,作者以坦诚的笔墨书写了自己一部琳琅满目的人生篇,本书对我的第一印象是亲切与坦诚。

翻开文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英俊的从军照,一张张嫩稚的脸庞上透射着谦虚又自信的面容。作者与父亲的合影,作者与兄弟姊妹的合影,作者与战友们的合影,作者与同事们的合影,那种人间亲切感无不涌上我的心头,隐隐感觉到周文王所言的和兑之吉与孚兑之吉充满作者的人生。

八卦兑卦第一句爻辞是“和兑,吉。”,是说和颜悦色必定吉利。八卦兑卦第二句爻辞是“孚兑,吉,悔亡。”,是说让人心悦诚服必定吉利,没啥后悔。林祥同志的《人生路漫漫》,正好展示了他的人生与文王八卦揭示的人生大智慧的统一,亲切、和善、坦诚、勤奋、利他、诚信是他们家族的文化基因。

“风华正茂去从军,披挂戎装壮志存,酷暑严寒习本领,建功立业步凌云。”,这首开篇诗句是作者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由一位普通农村孩童,成长为一位共和国的战士,这是作者脚踏实地的人生迈出的第一步。对军旅生活的记忆,作者以《从军路上父子情》、《训练新兵的日子》、《特等射手苦练成》、《重任担肩送信行》、《执行安保我尽心》、《我为连队办板报》、《抗旱救灾乐奉献》、《建设公园我助力》、《立功喜报送到家》、《训练民兵献力量》等十篇纪实文字,把一位老兵对军旅人生的记忆与怀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津津有味。我想,正是这精准、快速、成年累月放线、收线、接线的重复劳作,锤炼了作者兢兢业业的人格品质。

一篇《从军路上父子情》让作者铭记在心,作者的父亲冶兴海在我的记忆里就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县领导,他的为人,他的处事,他的平易近人在我们工业领域里几乎是交口称颂,记得我刚任电机厂厂长那年,老领导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们交谈了很多企业发展的事情,老领导的睿智、远见、作风和思路,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还真不知道老领导是林祥同志的父亲,当读到《从军路上父子情》这一节时,不由人感叹起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这一世事逻辑来。

作者的《立功喜报送到家》实在是最暖心肠的篇章,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就讲这荣宗耀祖,儿子获得三等功让父亲兴奋的那种情景,洋溢在腊月三十晚上可想是让一家人多么的欢天喜地。真的不错,儿子为父亲争气了,林祥同志的军旅不仅仅是他自己当上神枪手的乐趣,而是给整个冶家酿制了永不消逝的欢乐,可以说林祥同志人生迈出的第一步是坚实的,是成功的。

 

“周原文化最璀璨,养育中华数千年。礼乐清风泽一隅,创新守正任扬帆。”,这七言绝句道出了作者从文的思想境界,身为岐山县文化旅游局领导,他深明周原大地上的文脉及其深邃的历史意义。北大主持周原考古的专家徐天进教授早年曾说:周原是一座文化富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殿堂。循着徐教授的思路我也对周原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周原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周公故里,黄帝故里、岐伯故里、文王故里都是响当当的周原文化符号,创造中华文明的一十二位大圣人的故里都在周原,包括凤鸣岐山的传说,封神演义的故事,都发生在古周原姬水流域这块神圣的土地上,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光辉史诗曾在周原姬水流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闪亮。周原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剪商兴周革命的大本营、指挥部、根据地,剪商兴周、除暴安良,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德治”与“礼治”的文明之道,为人类文明点燃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光明火炬。

周原的历史文化遗存很丰厚,从作者的《从文篇》里俯首皆是,在《著名画家安正中印象记》和《我与书画大师张仃的一面之缘》文章里,作者将周原的书画传承功夫之灿烂展现无遗。读《岐山古今楹联问世的那些事儿》,让人不由得沉侵在周原文学艺术飘香的无比温暖里。阅读作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这三大故事集成的编纂史,深深体悟到周原大地上故事成堆,人才济济。在《陕菜之乡诞生记事》里,作者把周原的饮食文化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饮食文化的渊源、饮食文化的风俗、饮食文化的品类,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读着作者对岐山擀面皮、岐山臊子面、岐山锅盔、岐山酥饺的文句描述,就不由得不流口水。作者通过对《首届周文化艺术节》、《岐山民间艺术重整旗鼓》、《周公庙遗址发掘纪实》细节的浓墨记叙,把岐山的文化底蕴合盘呈现给了读者,同时也凸显了作者身为岐山县文化旅游局领导在其位谋其政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与担当。

浏览《从教篇》和《从善篇》,感觉作者真是一位适合基层工作的万能干部,多面手。好干部就象一颗螺丝钉,钉在那里都牢靠;好干部就象万能胶,抹在那里都结实;好干部就象清风,刮到那里都爽快;好干部就象及时雨,洒在那里都滋润。

“勇担使命报西岐”那句《从教篇》开头的诗句,表达了作者调教育局任付局长而报效岐山教育事业的拳拳初心,学生命案的善后故事,向政协建言献策的故事,抗震救灾的纪实故事,蛋奶工程的落地故事,校园安全的整治故事,教育名师制度的设计故事,民办教师的招转故事,助学项目的落实故事,一一都侵透着作者的心血。读后最大的感受,林祥同志的工作很接地气。

 

退而不休,林祥同志退居二线后又担纲起岐山县的慈善协会工作,济困扶危成为作者正处于进行时的人生,阅读了《慈善工作回眸》、《一位退休教师的慈善情怀》、《人美心灵美的慈善家》、《浙江之行结善果》、《抗疫路上慈善人》、《光彩夺目的西岐善星》等篇章,深深感动周礼之乡从善如流,深深领悟林祥同志操持的慈善事业丰功伟绩,截止2024年,四年时间募集善款2161.55万元,位列宝鸡市各县区之首,助医1340人,助困2652人,助学4422人,好个林祥同志,您就是上苍委派的一位慈善大使。

 

人生路漫漫,作者书写自己的人生没有懊悔,只有真诚与坦然。结尾的文字更耐读,难忘父母之恩,珍惜夫妻感情,阖家万事兴旺。难忘同窗,挂念战友,惦记乡亲,在人生漫漫路上,林祥同志的处人处事真称得上是道德楷模。

读完后我掩卷踅摸,林祥同志确实是一位追求上进的人,确实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确实是一位正直诚实的人,确实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确实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在云云众生里,林祥同志正因为未因虚度年华而懊悔,才敢洒清墨写人生。

读完林祥同志的《人生路漫漫》,深感林祥同志的人生,正应了文王艮卦第六爻“敦艮,吉”那句爻辞,为人敦厚,必定吉利。

 

                           2024年11月24日晚落笔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