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水流域是黄炎部落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2024-01-06 21:30:43
  • 0
  • 0
  • 9

岐水流域是黄炎部落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作者    杨帆

题记:

——传承中华文脉,为黄帝故里正名

内容提要 

      据湖南社科院考古所何光岳先生的《炎黄源流史》探源线索,从华胥氏传承到伏羲氏、从伏羲氏传承到少典氏,从少典氏传承至黄帝,以至续传至黄帝的后裔玄嚣、蟜极、帝喾、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及至彪炳真实历史史册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等等,这是一个源清流明的以姬氏为社会主流和以父系姬姓血缘为繁衍特征的民族传承历史。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春秋时代的历史学家左丘明这珍贵的一十二个字的历史留存,郑重的记载着黄炎子孙的先祖黄帝与炎帝生存的地望,姬水就是流淌在古周原大地上的岐水,姜水就是岐水的下游, 由文献依据、水系依据、考古依据、史料依据逻辑推断:陕西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岐水流域(含凤翔、岐山、扶风、武功)是黄炎部落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正文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葬于陕西桥山已是公知,可故里究竟在哪里?

    成书最早的《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春秋时代的历史学家左丘明先生这段文字留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黄帝、炎帝为兄弟俩,其幼年故里应属同一地望,二是成年后黄帝在姬水流域繁衍生息,炎帝在姜水流域繁衍生息。

      然而姬水在哪里?姜水又在哪里?一直存在着争议,单就姬水而言,就有当今陕西岐山的“岐水”说,有当今乾县、武功的“漆水”说,有当今河南新郑的“潩水”说,还有当今陕西长武、彬县、泾阳、黄陵的“泾水”、“洛水”说 ,还有当今甘肃的“洮水”说,湖南社科院考古所何光岳先生在《炎黄源流史》一书中明确认为: "黄帝轩辕氏的居地为姬水,以姬为姓,姬与岐同音,即今陕西岐山县南的横水河。”。何光岳先生这一姬水就是横水河的表述不一定确切,但他认定的姬水就是岐水以及姬水就在岐山县境内的研究成果,应该符合水系事实,因为左丘明的这段记载是在周朝末期,他的记载文字肯定来自于周人的后裔所传言,周人是黄帝的后代,姓姬,周人把他们先祖老家的水系岐水叫姬水也自然符合地域方言习惯。

    关于岐水,隋代学者萧该在《汉书音义》一书中就有关于岐水的记载: “ 岐,水名也,二川并逝,俱为一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迳美阳县之中亭川,合武水。”。 这段文字记载与《水经注》记载的水系一致,该记载水系也与当今流经凤翔、岐山、扶风、武功的水系一致。《汉书音义》中的“二川并逝”,就是指岐山的横水河川与雍水河川在岐山县大营乡河交村的并拢,“俱为一水”就是两水汇合后的韦水河(后河),隋代统称为岐水,岐水又东,流迳扶风县古姜氏城南后为姜水,合武水就是姜水东流再汇入当今武功县的漆水河(古称武水)。参见岐水流域图。

                 

                                                          岐水流域图

       隋代《汉书音义》所记载的这千古不变的横水、雍水、韦水、姜水、武水水系,从地缘关系上最能清楚的诠释以下这几个历史事实:

       ①黄帝与炎帝是同胞兄弟,黄帝居住岐水流域的上游岐水,炎帝居住岐水流域的下游姜水,作为同胞兄弟居住在同一水系符合地缘常理。

        ②姜水合武水之地域正好与炎帝后裔姜嫄圣母所居之古邰地一致,也与当今公认的农神后稷(炎帝后裔姜嫄圣母的儿子)所居地原武功县扬陵区一致,符合“炎帝以姜水成”的记载。

        ③姜嫄圣母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在远古交通落后的环境中只有在同一水域居住才有通婚的可能。

        ④炎帝后裔姜嫄圣母的儿子是农神后稷,农神后稷又是轩辕黄帝的玄孙,中华民族正因为有了姬姜两姓联姻的缘故而有了“黄炎子孙”这一认祖归宗的称谓。


     又据史料记载,人文初祖黄帝的生年在公元前2717年至公元前2599年之间,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属于仰韶文化时代,距今约有五千至七千年历史,据资料介绍全国现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中甘肃1040处,陕西2040处,山西1000处,河南1000处,河北50处,内蒙50处,湖北23处,宁夏7处,青海3处,显然仰韶文化遗址最集中的区域是分布在渭河流域的陕西境内,渭河支流的岐水流域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带,参见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和仰韶文化区域分布图。


       仰韶文化遗址(红点)分布图(来自网络)


仰韶文化区域(红线圈)分布图(1)

 仰韶文化区域(绿色)分布图(2)

      岐水流域作为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带,据《岐山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公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146处,这些遗址大都傍水,分布在横水河、雍水河、韦水河、畤沟河(七星河)以及龙尾沟河、孔头沟河、润德泉流域,现今的沿河各村庄基本都有仰韶文化遗址,为直观其间作者粗略的在岐山水系图上对遗址做了个标记,图中蓝色是雍水河,黄色是横水河,淡青色是韦水河(后河),红色是畤沟河(下游称七星河),粉红点标注的是遗址大略分布位置,由分布图可见,在整个岐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度相当密集,以人类繁衍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可以推断:岐水流域是黄炎部落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岐山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现将岐山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岐山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及对应村落摘录如下,读者可以从这146处遗址及其对应的村落位置里去穿越历史,回味真实,体会那远古岐水湾畔非同一般的人气景象。

《岐山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土桥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峡山县枣林镇范家源村

2石佛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

3风心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范家源村

4徐老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张家沟村

5  范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

6宋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岭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

7何家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城镇五大原村

8龙泉塬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洪沟村

9温家湾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峡山县蔡家波镇温星村

10岐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

11庙王窑院落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董家台村

12坳里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小强村

13北营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峡山县枣林镇北营村

14罗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乡镇双庵村

15北祁东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16田圩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张家沟村

17二郎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城镇三刀岭村

18帖家河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帖家河村

19柳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鸡镇帖家河村

20陈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河村

21史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河村

22张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河村

23  堰西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鸡镇堰河村

24堰东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鸡镇堰河村

25春赵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春赵村

26李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鸡镇南郭村

27杨西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南部村

28杨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鸡镇半个城村

29姜中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妙敬村

30南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张家沟村

31丁家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32张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张家沟村

33郑西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曹家镇郑西村

34 西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高家崖村

35坡子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王家村

36子头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原子头村

37韩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韩家村

38令狐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令狐村

39西窑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宋家窑村

40  蒲上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王家村

41王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王家村

42杨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杨柳村

43任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任家村

44拐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脱家原村

45樊家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小营村

46原西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小营村

47原东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小营村

48陶新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小营村

49徐家崖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西星村

50咀头遗址           陕西省宝观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五星村

51黎家沟北遭址    陕西省宝滨市岐山县蔡家城镇北星村

52曹交陵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大慈村

53温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温家村

54谢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温家村

55河北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温家村

56河家道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河家道村

57龙嘴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郑家堎村

58姚家底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朱家塬村

59姚家底东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朱家塬村

60 朱家塬贵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朱家塬村

61刘家新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源村

62刘家塬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源村

63武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西塬村

64西塬上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西塬村

65 底寺遗业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杜家村

66沟底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独山村

67南东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报镇永乐村

68永乐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永乐村

69张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曹家村

70杜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71丁家东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72庙王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董家台村

73半坡遗业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官庄村

74鲍家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妙敬村

75魏上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益锋村

76北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

77贾窑窝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

78 麻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贾家村

79李家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益锋村

80前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普庵村

81康下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永新村

82王家嘴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83陈家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祝家河村

84魏家河一号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益锋村

85杜家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益锋村

86刘家底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吗镇太慈村

87新旗营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普庵村

88庙王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吗镇董家台村

89永尧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永乐村

90北祁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91北祁西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92衙里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93北孙家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

94宫里西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官里村

95刘龙嘴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宫里村

96赵家台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

97张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

98吴家台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水乐村

99罗家台通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永乐村

100贺家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

101仓颉庙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苍顿庙村

102黄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刘家河村

103杜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堰河村

104纸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105东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玉丹村

106巩寺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巩寺村

107牛家台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巩寺村

108纸庄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109丁童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110宋家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宋家窑村

111令西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令狐村

112薛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宋家窑村

113牟下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普庵村

114赵家咀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普庵村

115孙侯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西源村

116永乐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永乐村

117周家岭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北阳村

118官庄南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官庄村

119下官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官庄村

120侯下湾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

121官路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西源村

122郑西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曹家镇郑西村

123双庵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双庵村

124刘家河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刘家河村

125谢家庄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刘家河村

126屈家台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龚刘村

127翟家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

128赵家村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峡山县青化镇北阳村

129牟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普庵村

130高崖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祝家河村

131堡子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杜家村

132北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故郡镇祝家河村

133东太慈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太慈村

134回家源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四崖头村

135徐家南坡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张家沟村

136南祁西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

137南祁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

138殿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鸟镇苍颉庙村

139孙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刘家河村

140曹家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曹家村

141杨家河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南郭村

142樊家庄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巩寺村

143四崖头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风鸣镇四崖头村

144黎家沟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北星村

145岐阳一号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

146庵村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庵里村

    岐山县境内这146处远古的人间烟火,可以引发我们黄炎子孙们合乎历史逻辑的联想: 岐水流域作为中华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带,试想黄帝部落不在这里能在哪里?这里的部落又能是谁?东西南北中,人口由中心地带向周围扩散,绝对符合人类生存、繁衍、扩展的生态与地缘规律。

       关于炎帝的史料多为神话传说,至此,黄帝故里就在岐水流域的命题形成了十分完整的逻辑链与证据链:

一、文献依据 

  春秋时代的历史学家左丘明所著的《国语.晋语》所记载的"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是关于黄帝炎帝故里最早的记载,左丘明生年为公元前502年至公元前422年,为鲁国太史,为当时最著名的史学家,左氏家族世为太史,通观周史,其可信度最真。

    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其依据主要来源于西晋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一书,书中杜撰了个“有熊氏”、“有熊国”和“黄帝生于寿丘”的文字。甘肃清水县的"轩辕故里",其依据主要来源于东晋.郭璞注《水经》一书,书中杜撰了个"帝生于天水轩辕谷"之说,皇甫谧是位有学术的医生,郭璞是位著名的风水师,其杜撰黄帝故里的文字都没有其前的历史文献依据。皇甫谧生年为公元215年至公元282年,郭璞的生年为公元276年至公元324年,其生年比左丘明晚700多年之久,其所记的“轩辕丘”、“轩辕谷”地名不排除是周人的后裔以先祖轩辕氏的名义为其处所命名。

二、水系依据

    隋代学者萧该所著的《汉书音义》一书中关于岐水与姜水的记载,与左丘明记载的姬水与姜水水系完全可以自洽,其它杜撰的所谓水系说法都难能自洽,或自称姬水却无姜水,如乾县、武功的“漆水”说,河南新郑的“潩水”说,陕西长武、彬县、泾阳、黄陵的“泾水”、“洛水”说 ,甘肃的“洮水”说。或自称姜水却无姬水,如宝鸡的清姜河为炎帝故里一说,就没有对应的姬水。

       三、考古依据:

     ①、据早期人类考古资料,我国地域的类人猿有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天猿人、北京猿人共三种,其中元谋猿人距今大约170万年左右,蓝天猿人距今大约70万年到115万年左右,北京猿人距今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有距今约20万年左右的陕西大荔人,有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有距今约六七千年的西安半坡人。显然,新石器时代岐水流域的人类与旧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人类在地缘逻辑上更近缘。

       ②、据史传华胥氏乃华夏之根、中华共祖,活动领域就在陕西蓝田县华胥镇一带,考古发现也证实陕西蓝田地区有7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显然岐水流域之东与蓝田接壤,不排除蓝田人类就是岐水流域人类的源头。

      ③、据湖南社科院考古所何光岳先生的《炎黄源流史》探源线索,从华胥氏传承到伏羲氏、从伏羲氏传承到少典氏,从少典氏传承至黄帝,以至续传至黄帝的后裔玄嚣、蟜极、帝喾、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及至彪炳真实历史史册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等等,这是一个源清流明的以姬氏为社会主流和以姬姓血缘为繁衍特征的民族传承历史,其肇基与发祥地就在陕西岐山。。  

     ④、考古发现的岐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优良生态,奠定了黄帝部落最可能在岐水流域生活的物质基础。

       四、史料依据

    ①、史载《黄帝内经》是一部黄帝与岐伯对话的医学经典,岐伯故里在岐山,而他们能够在一起讨论医道,逻辑推断其住所应该属同一地望。

   ②、史载周人是黄帝的后裔,其活动区域一直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周人始祖后稷的故里为邰,即当今陕西武功县境内,后稷的儿子不窋带领族人生活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不窋的孙子公刘带领族人生活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古称豳国),公刘的十世孙古公亶父带领族人由豳迁徙今陕西岐山,古公亶父作为轩辕黄帝的第17世系孙,其带领周人回迁岐水流域不排除有寻根朝祖的意念。

       由以上文献依据、水系依据、考古依据、史料依据逻辑推断:陕西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岐水流域(含凤翔、岐山、扶风、武功)是炎黄子孙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华夏大地,唯有周原膴膴,神州风云,唯有周原圣祖济济,陕西有黄帝安葬的圣陵,陕西更应该有黄帝成长的故里,传承中华文脉,为黄帝故里正本清源不可不为。   

      结论:轩辕黄帝故里就在岐水流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