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姬水与姬水文化
作者 岐山县姬水书院工作室主持 杨帆
题记
一、中华民族号称黄炎子孙,黄炎子孙是姬姜联姻繁衍生息与壮大起来的民族,是一个源清流明的以姬氏为社会主流和以父系姬姓血缘为繁衍特征的民族传承历史,中华人脉与中华文脉更是一个紧密结合与不可分割的体系,多中心论或分散论都不能诠释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轨迹,研究清楚姬水与姬水文化,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华民族繁衍、壮大与崛起的那股磅礴能量,就能感悟到姬水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滋养的功力,就会自然生发出对民族文化自信与传承的永恒意识。
二、“形神兼备”的健康法则和“元亨利贞”的天道法则是中华民族能够文明、发展与守正的两座文化灯塔。因为人类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健康水准与人格质量,姬水文化正是从呵护健康与缔造人品这两个方面奠基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正文
为什么提出“姬水文化”?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成于姬水,姬水自然就是中华人脉的肇基圣地。
为什么提出“姬水文化”?因为黄帝的后裔周人肇基于姬水,这个在姬水流域繁衍壮大起来的中华姬姓家族是黄炎子孙共认的血脉。
为什么提出“姬水文化”?因为中华民族有两部天书《黄帝内经》和《文王八卦》都诞生在姬水流域,姬水流域自然就是中华文脉的扎根地。
为什么提出“姬水文化”?因为姬水流域诞生了中华民族一十二位大圣人。第一位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第二位是医学圣祖岐伯先生,第三位是农耕文明的奠基者古公亶父,第四、第五位是江南文明的开拓者泰伯和仲雍,第六位是农耕文明的践行者西伯侯季历,第七位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周文王姬昌,第八位是周王朝的立国者周武王姬发,第九位是制礼作乐创建人类制度文明的先驱周公姬旦,第十位是廉洁行政的楷模召公姬奭,第十一、第十二位是彪炳史册的“成康之治”的周成王姬诵和周康王姬钊。
姬水究竟在哪里?
据笔者研究姬水就是流淌在古周原大地上的岐水,在所有争议中,其论证与论据都没有笔者认为在岐水流域这么完备。
一是从文献依据论证,根据春秋时代的历史学家左丘明所著的《国语.晋语》所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这是关于黄帝炎帝故里最早的记载,左丘明生年为公元前502年至公元前422年,为鲁国太史,为当时最著名的史学家,左氏家族世为太史,通观周史,其可信度应该最真。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其依据主要来源于西晋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一书,甘肃清水县的"轩辕故里"其依据主要来源于东晋.郭璞注《水经》一书,皇甫谧是位医生,郭璞是位风水师,其杜撰黄帝故里的文字都没有其前的历史文献依据。皇甫谧生年为公元215年至公元282年,郭璞的生年为公元276年至公元324年,其生年比左丘明晚700多年之久,其所记的“轩辕丘”、“轩辕谷”地名不排除是周人的后裔以先祖轩辕氏的名义为其处所命名。
二是从水系依据论证,隋代学者萧该在《汉书音义》一书中就有关于岐水的记载: “ 岐,水名也,二川并逝,俱为一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迳美阳县之中亭川,合武水。”。 该记载水系也与当今流经凤翔、岐山、扶风、武功的水系一致。《汉书音义》中的“二川并逝”,就是指岐山的横水河川与雍水河川在岐山县大营乡河交村的并拢,“俱为一水”就是两水汇合后的韦水河(后河),隋代统称为岐水,岐水又东,流迳扶风县古姜氏城南后为姜水,合武水就是姜水东流再汇入当今武功县的漆水河(古称武水)。参见姬水流域图(含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个县区和横水河、雍水河、韦水河、姜水河四个河段)。
姬水流域图
《汉书音义》所记载的这千古不变的横水、雍水、韦水、姜水、武水水系,从地缘关系上最能清楚的诠释以下这几个历史事实:
①黄帝与炎帝是同胞兄弟,黄帝居住岐水流域的上游岐水,炎帝居住岐水流域的下游姜水,作为同胞兄弟居住在同一水系符合地缘常理。
②姜水合武水之地域正好与炎帝后裔姜嫄圣母所居之古邰地一致,也与当今公认的农神后稷(炎帝后裔姜嫄圣母的儿子)所居地原武功县扬陵区一致,符合“炎帝以姜水成”的记载。
③姜嫄圣母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在远古交通落后的环境中只有在同一水域居住才有通婚的可能。
④炎帝后裔姜嫄圣母的儿子是农神后稷,农神后稷又是轩辕黄帝的玄孙,中华民族正因为有了姬姜两姓联姻的缘故而有了“黄炎子孙”这一认祖归宗的称谓。
《汉书音义》一书关于岐水与姜水的记载,与左丘明记载的姬水与姜水水系完全可以自洽,其它杜撰的所谓水系说法都难能自洽,或自称姬水却无姜水,或自称姜水却无姬水。
三是从考古依据论证,①据史传华胥氏乃华夏之根、中华共祖,活动领域就在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一带,考古发现也证实陕西蓝田地区有7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显然岐水流域之东与蓝田接壤,不排除蓝田人类就是岐水流域人类的源头。②据湖南社科院考古所何光岳先生的《炎黄源流史》探源线索,从华胥氏传承到伏羲氏、从伏羲氏传承到少典氏,从少典氏传承至黄帝,以至续传至黄帝的后裔玄嚣、蟜极、帝喾、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及至彪炳真实历史史册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等等,这是一个源清流明的以姬氏为社会主流和以姬姓血缘为繁衍特征的民族传承历史,其肇基与发祥地就在陕西古周原大地上的岐水流域。③ 岐水流域作为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带,据《岐山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公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146处,这些遗址大都傍水,分布在横水河、雍水河、韦水河、畤沟河(七星河)以及龙尾沟河、孔头沟河、润德泉流域,现今的沿河各村庄基本都有仰韶文化遗址,为直观其间作者粗略的在岐山水系图上对遗址做了个标记,图中蓝色是雍水河,黄色是横水河,淡青色是韦水河(后河),红色是畤沟河(下游称七星河),粉红点标注的是遗址大略分布位置,由分布图可见,在整个岐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度相当密集,以人类繁衍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可以推断:岐水流域是黄炎部落最早繁衍生息的母亲河。
岐山新石器遗址示意图
四是从史料依据论证,①史载《黄帝内经》是一部黄帝与岐伯对话的医学经典,岐伯故里在岐山,而他们能够在一起讨论医道,逻辑推断其住所应该属同一地望。②再者史载周人是黄帝的后裔,其活动区域一直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周人始祖后稷的故里为邰,即当今陕西武功县境内,后稷的儿子不窋带领族人生活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不窋的孙子公刘带领族人生活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古称豳国),公刘的十世孙古公亶父带领族人由豳迁徙今陕西岐山,古公亶父作为轩辕黄帝的第17世系孙,其带领周人回迁岐水流域不排除有寻根朝祖的意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源清流明的以姬氏为社会主流和以父系姬姓血缘为繁衍特征的民族传承历史。
中华人脉与中华文脉是一个紧密结合与不可分割的体系,多中心论或分散理论都不能诠释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轨迹,研究清楚姬水与姬水文化,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华民族繁衍、壮大与崛起的那股磅礴能量,就能感悟到姬水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滋养的功力,就自然会生发出对民族文化自信与传承的意识。
《黄帝内经》和《文王八卦》是姬水文化的两部经典,《黄帝内经》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与医学圣祖岐伯先生最优秀的医理论道,“形神兼备”的伟大医学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文王八卦》将“元亨利贞”的天道法则引申为人文思想,为中华民族奠基了最悠久、最自然、最科学的人文思想基因。历史证明,“形神兼备”的健康法则和“元亨利贞”的天道法则是中华民族能够文明、发展与守正的两座文化灯塔。
姬水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中华文化一个极其严密的形成逻辑,姬水文化的阴阳两仪理论,是对立统一哲学定律的奠基。姬水文化的太阳、少阳和太阴、少阴四象理论,是逻辑辩证方法的奠基。姬水文化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种物理卦象,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奠基。了解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形成脉略,就会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多么悠久与博大与精深。
姬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其实姬水文化的内涵首先就是生命科学。生命的内涵是健康与愉悦的活着。人类作为生物,健康的活着是第一意识,如何呵护健康?于是人类有了第一部关于呵护肌体健康的论著《黄帝内经》。人类作为生物,愉悦相处是第二意识,如何与人愉悦相处?于是人类有了第一部关于愉悦相处的论著《文王八卦》。这两部著作均诞生于姬水流域,故笔者称姬水文化。
显然姬水文化的形成有两根主线:
一根主线是对人类自身肌体健康的认识,《黄帝内经》里的“心主神明论、五脏藏神论、五气论、五志论、气机与心神论”,极其精准的揭示了肌体的功能与运行规律,形成了“和于阴阳、法于术数、淡泊虚无、精神内守”的健康理论和“形神兼备”的健康法则。
一根主线是对大自然的认识,并参照大自然法则而建构愉悦和谐的人文思想法则,《文王八卦》揭示了“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以天道启迪人道,曾为周初社会构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文明纲领,从此,大自然的本分,大自然的亨通,大自然的给予,大自然的永恒,就成为中华民族人文思想效法的基准。
“元、亨、利、贞”的现代人文普及意义十分珍贵,那就是做人要本分,处事要亨通,待人要有利,说话办事要诚信。
人类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健康水准和人格质量,姬水文化奠基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姬水文化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一是姬水文化是中华先祖从探索大自然开始的,从岐黄论道和周文王注释八卦而肇基。
二是《黄帝内经》与《文王八卦》都是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出的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
三是岐黄论道所奠基的“形神兼备”的一元化健康理论,是人类最精准、最科学的生命理论。
四是周文王发现“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是人类认知自然最辉煌的成就。
五是中华文明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规范社会、规范自我而建构,遵循大自然规则是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特色。
六是姬水文化遵循大自然哺育万物的法则,在人文思想构建上遵循天道高尚的“给予”法则,而不是后世低俗的“索取”潜规则。
七是姬水文化是以“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而建构的德性文化体系,骨子里具有本分、亨通、包容、互利、和平、诚信、给予、友爱、共赢的天性特质,符合人类守望相助的主客观现实需求,具有普世思想价值,用之抚政安民,放之四海而皆准。
八是姬水文化内涵丰厚,形神兼备、元亨利贞是姬水文化的精髓,其后衍生的上善若水,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知弱处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文化元素,这都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大法则。
(著作权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